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肝癌手术方法主要有肝部分切除术、肝移植术、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适用于肿瘤局限在肝脏某一叶或段且肝功能良好的患者。手术通过切除包含肿瘤的肝组织达到治疗目的,需术前评估剩余肝脏体积是否足够维持正常功能。术后可能出现出血、胆瘘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肝功能。
针对无法局部切除的多发性肿瘤或合并严重肝硬化的患者。通过移植健康肝脏替代病变器官,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受限于供体短缺和费用高昂,通常作为终末期患者的最终选择。
通过超声引导将电极针插入肿瘤内部,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量使肿瘤凝固坏死。适用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单发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对大体积肿瘤效果有限。
原理与射频消融类似,通过微波辐射加热破坏肿瘤细胞。可处理更大范围的肿瘤组织,治疗时间更短,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可能损伤邻近胆管或血管。
通过股动脉插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阻断血流并局部给药。常用于无法手术的中晚期患者,需多次治疗,可能引起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
肝癌术后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支链氨基酸制剂。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影像学检查。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控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1-1.2克。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腹部胀痛应及时复查,术后五年内每3-6个月需进行增强CT或MRI随访。合并乙肝病毒感染需持续抗病毒治疗,避免肝功能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