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导致产后出血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约占70%-80%。分娩过程中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缩复不良,导致胎盘剥离面血窦不能有效关闭。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程延长等因素会增加风险。临床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呈袋状,可通过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等药物促进宫缩。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导致产后出血。胎盘剥离不全时,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量多;完全性前置胎盘更易引起致命性出血。超声检查可辅助诊断,处理需根据情况采用人工剥离、刮宫术或子宫动脉栓塞。

3、软产道损伤:

急产、巨大儿分娩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宫颈裂伤、阴道壁血肿或会阴严重撕裂。出血特点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鲜红色出血,与宫缩无关。确诊需充分暴露伤口,及时缝合止血是关键处理措施。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制品纠正凝血功能。

5、子宫内翻:

罕见但危急的并发症,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按压宫底导致子宫内翻。突发剧烈腹痛伴休克样表现,阴道检查可触及宫颈口环形凹陷。需立即手法复位,失败时需手术干预。

产后出血预防需重视产前检查,贫血孕妇应及时纠正;分娩时避免过度干预产程,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产后2小时需密切观察出血量、宫缩及生命体征。建议产妇分娩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饮食注意补充高铁高蛋白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避免生冷刺激。出现头晕心悸、阴道流血超过月经量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