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产后出血应该怎么办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后出血可通过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宫腔填塞、动脉栓塞、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

1、子宫按摩:

通过手法按摩子宫底部促进宫缩,是处理宫缩乏力的首选方法。操作时一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固定子宫,另一手环形按摩宫底,力度以产妇能耐受为宜。按摩可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帮助子宫恢复收缩力。若按摩无效需及时升级处理措施。

2、药物治疗:

常用缩宫素类药物包括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等。缩宫素通过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受体引发节律性收缩;前列腺素衍生物能增强子宫张力。用药需监测血压变化,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卡前列素。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宫腔填塞:

适用于子宫下段收缩不良或胎盘附着面出血。采用无菌纱布条或球囊导管填塞宫腔,通过物理压迫止血。填塞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4-48小时内取出。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子宫穿孔风险。该方法对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效果显著。

4、动脉栓塞:

介入放射科医生经股动脉插管至子宫动脉,注入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阻断血流。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臀部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3-5天自行缓解。该方法止血成功率可达85%-90%。

5、手术干预:

包括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和子宫切除术。B-Lynch缝合术通过纵向压缩子宫肌层止血;子宫动脉结扎适用于剖宫产术中出血;当出血量>2500ml或合并凝血病时需行子宫切除术。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出血量、生育需求及生命体征。

产后出血产妇应保持半卧位促进恶露排出,监测每小时出血量及生命体征。饮食选择高铁高蛋白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搭配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早期下床活动需有人搀扶,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心理上需家属陪伴疏导,预防产后抑郁。出院后继续口服铁剂纠正贫血,定期复查血常规直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哺乳期用药需咨询避免影响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