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长期不治疗可能引发心血管损害、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病变。主要风险包括血脂异常加重、心率减慢、记忆力减退、粘液性水肿昏迷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降低心肌收缩力,导致心率减慢和心输出量减少。未经治疗的甲减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升高30%-60%,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冠心病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包积液,极端情况下发生心力衰竭。
基础代谢率持续下降使患者体重异常增加,同时伴随体温偏低、怕冷等症状。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诱发脂肪肝,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儿童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
长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影响髓鞘形成,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和记忆力减退。部分患者出现腕管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变,严重者可发展成抑郁或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痴呆风险较常人增高2-3倍。
甲状腺激素与性激素相互作用失衡可能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排卵障碍和不孕,男性出现性欲减退。促甲状腺激素持续升高可能引发垂体增生,极少数情况下导致垂体瘤。
这是甲减最危险的急性并发症,多发于老年未治疗患者。低温环境下可能出现意识模糊、低血压和呼吸抑制,死亡率高达50%。常见诱因包括感染、创伤或镇静剂使用。
甲减患者需终身规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TSH水平。日常应保证碘和硒的摄入,海带、牡蛎等食物可辅助维持甲状腺功能。避免高胆固醇饮食,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改善代谢。冬季注意保暖,出现嗜睡、浮肿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备孕女性应将TSH控制在2.5mIU/L以下,妊娠期间每4周需复查甲状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