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刮除植骨术、瘤段切除术、保肢手术、截肢术和微创手术。具体选择需根据肿瘤性质、部位及分期综合评估。
适用于良性骨肿瘤如骨囊肿或骨巨细胞瘤。通过刮匙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后,缺损区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材料。术后需石膏固定6-8周,复发率约10-15%。该术式能最大限度保留骨骼结构和关节功能。
针对低度恶性或局部侵袭性肿瘤,如软骨肉瘤。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2cm正常组织,骨缺损可采用异体骨移植或金属假体重建。可能伴随神经血管损伤风险,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适用于肢体恶性骨肿瘤未侵犯神经血管束者,如骨肉瘤。术前需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切除后通过定制假体或旋转成形术重建肢体。需配合术后放疗,局部控制率与截肢术相当。
用于晚期恶性肿瘤广泛浸润或保肢术后复发者。根据浸润范围选择髋关节离断、半骨盆切除等术式。术后需安装义肢并进行幻肢痛管理,心理康复至关重要。
包括经皮射频消融和骨水泥成形术,适用于脊柱转移瘤等特殊病例。CT引导下精准灭活肿瘤,创伤小恢复快,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主要作为姑息治疗手段。
术后康复需分阶段进行,早期以伤口护理和预防感染为主,2周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6周后逐步负重训练。饮食应保证每日1.5g/kg优质蛋白质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复查X线、CT及肿瘤标志物,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心理支持方面建议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康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锻炼,术后6-12个月视恢复情况逐步恢复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