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莉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 血液内科
血压145/95mmHg属于1级高血压,多数情况下需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是否需要服药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及合并疾病。
血压145/95mmHg需评估10年心血管病风险。若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或吸烟等因素,建议启动药物治疗。无危险因素者可先进行3-6个月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评估心脏、肾脏等靶器官损害。已出现左心室肥厚、蛋白尿等靶器官损害时,需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合并冠心病、慢性肾病或脑卒中病史者,血压超过140/90mmHg即需用药。常用降压药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等。
建议进行家庭血压监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若家庭血压均值≥135/85mmHg或动态血压白天均值≥140/90mmHg,应考虑药物治疗。
65岁以下患者血压持续≥140/90mmHg建议用药。80岁以上高龄患者需个体化评估,起始治疗阈值可放宽至150/90mmHg。
建议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限酒,保持体重指数<24。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若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血压未达标,或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