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人体缺钾可能由钾摄入不足、钾排出过多、钾分布异常、药物影响、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长期偏食或极端节食可能导致钾摄入不足。钾广泛存在于香蕉、菠菜、土豆等食物中,完全禁食或长期单一饮食会使血钾水平逐渐降低。部分老年人因咀嚼功能减退或消化吸收障碍,也可能出现膳食钾摄入不足的情况。
大量出汗、持续腹泻或呕吐会造成钾的异常流失。高温作业者、运动员在剧烈运动后,通过汗液可丢失大量钾离子。胃肠炎患者频繁呕吐腹泻时,每日钾丢失量可达正常排泄量的3-5倍。长期使用利尿剂也会增加肾脏排钾。
碱中毒时细胞外钾向细胞内转移,血液检测可能显示低钾血症。胰岛素过量使用、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情况,都会促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造成血钾浓度降低。这种类型缺钾通常不伴有体内总钾量减少。
某些药物会干扰钾代谢,如长期使用呋塞米等排钾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大剂量青霉素等抗生素。这些药物可能通过促进肾脏排钾、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等机制导致低钾血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会促进钾排泄。慢性肾脏病患者可能出现钾调节障碍。某些遗传性疾病如Bartter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等肾小管功能异常疾病,也会导致顽固性低钾血症。
预防缺钾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2-4克钾,可通过食用芋头、蘑菇、橙子等富钾食物补充。高温作业或腹泻时应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钾,高血压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应遵医嘱补钾。出现肌肉无力、心悸等低钾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钾浓度,严重低钾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补钾治疗,避免自行服用钾补充剂导致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