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流产是什么意思

2.35万次浏览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生化流产是指受精卵着床后早期停止发育,仅通过血液检测发现妊娠激素水平升高,但超声检查未见孕囊的妊娠丢失现象。主要原因包括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激素水平不足、子宫环境异常、免疫因素及感染等。

1、胚胎因素:

约50%的生化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多为随机发生的非整倍体变异。这类异常可能导致胚胎无法正常分裂发育,妊娠激素水平随之下降。对于偶发性生化流产,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间隔3个月经周期后再尝试受孕。

2、激素失调:

黄体功能不足是常见原因,孕酮分泌不足会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可能干扰激素平衡。可通过孕酮检测评估黄体功能,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黄体支持治疗。

3、子宫异常:

子宫肌瘤、宫腔粘连或先天性子宫畸形可能阻碍胚胎着床。黏膜下肌瘤尤其容易改变宫腔形态,影响内膜血供。建议进行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环境,对于明确的结构异常需手术矫正。

4、免疫因素: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引发母体对胚胎的排斥反应。这类患者常伴有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导致胎盘微血栓形成。需通过抗磷脂抗体检测确诊,确诊后需抗凝治疗。

3、感染因素:

TORCH感染弓形虫、风疹病毒等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能干扰胚胎发育。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破坏着床微环境。建议进行生殖道分泌物培养,阳性者需规范抗感染治疗。

偶发生化流产后建议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叶酸、维生素E及铁元素。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下次备孕前3个月需戒烟酒,控制咖啡因摄入。若连续发生两次及以上生化流产,需系统检查染色体、凝血功能、免疫指标等,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监测基础体温变化有助于评估排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