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药物流产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常用方案包括米非司酮阻断孕激素、米索前列醇促进宫缩,用药后需严格随访。药物选择需考虑妊娠周数、禁忌证及个体健康状况。
作为抗孕激素制剂,米非司酮通过竞争性结合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终止妊娠。该药物可使蜕膜组织坏死、绒毛凋亡,通常需空腹服用。使用前需经超声确认宫内妊娠,排除异位妊娠风险。
前列腺素类药物能增强子宫收缩力和频率,促进胚胎组织排出。用药后可能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药物流产典型反应。严重过敏史、青光眼或哮喘患者需谨慎使用。
妊娠超过49日、肾上腺疾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禁用米非司酮。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或宫内节育器未取出者不宜药物流产。用药前需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
服药后需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组织物排出情况,异常出血或发热需立即就医。约15%病例可能出现不全流产,必要时需超声评估并行清宫术。用药后两周需复查血HCG确认流产效果。
流产过程可能伴随焦虑、抑郁情绪,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医疗机构应提供隐私保护与情感支持,伴侣参与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流产后需落实避孕措施,避免短期内再次妊娠。
药物流产后应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饮食宜补充高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发生。保持会阴清洁,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出现持续腹痛或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急诊处理。流产后月经周期可能暂时紊乱,通常1-2个月经周期后恢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