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髓失活术是一种通过化学药物使牙髓组织失去活性的牙科治疗手段,主要用于不可逆性牙髓炎或根管治疗前的预处理。该操作可缓解疼痛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主要有无砷失活剂、多聚甲醛失活剂、金属砷失活剂、中药失活剂、局部麻醉辅助等方式。
无砷失活剂以三聚甲醛为主要成分,通过缓慢释放甲醛使牙髓组织凝固坏死。其作用温和且安全性高,适用于乳牙或对砷剂过敏的患者。使用时需严格封闭窝洞防止药物泄漏,通常需要较长的失活时间。
多聚甲醛失活剂通过释放甲醛气体渗透牙髓,导致蛋白质变性坏死。该类药物作用速度适中,对根尖周组织刺激较小,但可能引起暂时性牙齿变色。需注意药物放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
金属砷失活剂通过砷化合物与牙髓组织中的巯基酶结合,快速阻断细胞代谢。其作用强烈且见效快,但毒性较大可能损伤根尖周组织。现已逐渐被更安全的失活剂替代,仅用于特殊情况下的成人恒牙治疗。
中药失活剂采用蟾酥、信石等成分,通过神经毒性作用使牙髓失去感觉功能。其作用机制与化学失活剂不同,但存在个体差异大、效果不稳定等特点。使用前需评估患者过敏史,且不推荐用于儿童患者。
对于急性牙髓炎患者,可在失活剂使用前配合局部麻醉缓解疼痛。该方法不能替代失活剂,但能改善治疗体验。需注意麻醉药物与失活剂的相互作用,避免影响失活效果。
牙髓失活术后24小时内避免患侧咀嚼,防止临时充填物脱落。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或面部肿胀需立即复诊,可能提示药物泄漏或感染。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清洁,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牙体问题。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吸烟患者应暂时戒烟以减少根尖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