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会引起头晕。长期睡眠不足的危害主要有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情绪障碍、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代谢紊乱等。
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海马体的功能,导致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转化受阻。长期睡眠不足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严重时甚至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学生和脑力劳动者需特别注意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期间是免疫系统修复和重建的重要时段。长期缺睡会降低T细胞活性,减少细胞因子分泌,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病毒细菌。临床观察发现,长期熬夜人群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概率明显增高。
睡眠不足会导致前额叶皮层功能异常,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常见表现为易怒、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情绪失控。持续睡眠障碍可能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疾病。
长期睡眠不足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研究显示每天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中老年人群尤其需要关注睡眠质量。
睡眠不足会干扰 leptin 和 ghrelin 等激素分泌,导致食欲亢进和糖代谢异常。长期缺睡可能引发肥胖、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体重超标者更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
建议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每天保证7-9小时高质量睡眠。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卧室安静黑暗。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但睡前3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适量摄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睡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如长期存在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