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肥厚性鼻炎的病因是什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肥厚性鼻炎的病因主要有鼻黏膜长期炎症刺激、鼻腔结构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药物因素及环境刺激等。

1、鼻黏膜长期炎症刺激

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会导致鼻黏膜持续充血水肿,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肥厚性改变。长期炎症刺激使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亢进,进一步加重黏膜肥厚。此类患者常伴有持续性鼻塞、黏稠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2、鼻腔结构异常

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骨质发育异常等解剖问题可导致鼻腔气流动力学改变,局部黏膜长期受到异常气流冲击,引发代偿性肥厚。这种情况往往表现为单侧鼻塞进行性加重,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可能需要手术矫正。

3、内分泌功能紊乱

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激素变化等内分泌异常可引起全身血管扩张,鼻腔黏膜血管丛持续充血,导致黏膜增厚。这类患者除鼻部症状外,通常还伴有原发病的典型表现,如乏力、体重增加等。

4、药物因素

长期滥用减充血剂如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会引起药物性鼻炎,导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和继发性肥厚。药物性鼻炎患者对减充血剂形成依赖,停用后鼻塞症状反而加重,需逐步戒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5、环境刺激

长期暴露于粉尘、化学气体、干燥空气等刺激性环境中,鼻黏膜防御功能持续受损,上皮细胞增生加快,最终发展为肥厚性改变。此类病因常见于特定职业暴露人群,改善工作环境对预防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肥厚性鼻炎患者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症状。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过敏原,戒烟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方案,但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定期复查鼻内镜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