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鼻窦炎不手术一般能治好,多数患者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可缓解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鼻腔冲洗、糖皮质激素鼻喷剂、黏液溶解促排剂、抗组胺药物等。
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窦炎通常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克拉霉素等。用药需覆盖常见致病菌,疗程一般为10-14天。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时也可短期使用抗生素。
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每日冲洗2-3次能改善鼻塞症状,尤其适合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患者。冲洗时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用力过猛。
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和水肿,改善鼻窦引流。需连续使用4周以上才能显效,适合慢性鼻窦炎长期维持治疗。使用时应正确掌握喷鼻方法以避免鼻出血。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等药物能稀释鼻腔分泌物,促进纤毛摆动功能恢复。这类药物通常需配合大量饮水,对缓解鼻窦炎引起的黏稠鼻涕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伴有过敏症状的鼻窦炎患者可使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组胺药,减轻打喷嚏和流清水样鼻涕。这类药物对鼻塞改善有限,通常需联合鼻用激素使用。需注意部分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
鼻窦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物。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稀释分泌物,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坚持用盐水洗鼻和规范用药多数患者可避免手术,但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或视力改变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建议定期复查鼻内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