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总胆固醇7.2毫摩尔每升属于轻度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风险。总胆固醇升高的危害主要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吸烟史、高血压等因素相关。
总胆固醇正常值应低于5.2毫摩尔每升,7.2处于轻度升高范围。若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短期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较低。建议通过饮食调整控制胆固醇摄入,减少动物内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增加燕麦、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当同时存在吸烟、肥胖或家族史时,7.2的数值可能加速动脉斑块形成。这类人群可能出现胸闷、头晕等早期症状,需进行颈动脉超声等检查评估血管状态。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药物。
长期胆固醇偏高可能诱发脂肪肝、胆结石等疾病,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超声检查可发现肝脏回声增强,胆囊内存在强回声团。除药物治疗外,需严格控制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50克。
合并空腹血糖升高或腰围超标时,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常伴有无力、口渴等表现,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治疗需同步控制血糖和血脂,可选用同时改善糖脂代谢的西格列汀等药物。
青少年时期即出现胆固醇升高需警惕遗传因素,可能伴随眼睑黄色瘤、角膜老年环等特征性表现。基因检测可确诊,此类患者需早期启用PCSK9抑制剂等强化降脂方案。
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脂谱,重点监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日常烹饪改用植物油,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出现胸痛、视物模糊等预警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突发心脑血管事件。长期管理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