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采用运动疗法

赵蕾 副主任医师

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采用运动疗法需满足血糖控制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心肺功能正常等条件。适合运动疗法的情况主要有血糖轻度升高、无急性代谢紊乱、无严重视网膜病变、无严重周围神经病变、无严重心血管疾病。

1、血糖轻度升高

空腹血糖在7.0-8.5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10.0-13.9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建议选择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变化。合并超重者通过运动减重5%-7%可显著改善血糖。

2、无急性代谢紊乱

未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高血糖状态的患者,运动时不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需避免空腹运动,随身携带含糖食品。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前应调整胰岛素剂量,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3、无严重视网膜病变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进行中等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跑跳、倒立等可能引起玻璃体出血的动作。增殖期病变患者应限制运动强度,优先选择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

4、无严重周围神经病变

未出现足部溃疡或关节畸形的患者,可选择水中运动减少足部压力。运动前后需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穿着透气棉袜和减震运动鞋。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者需警惕运动后体位性低血压。

5、无严重心血管疾病

静息心电图正常且无胸闷症状的患者,运动前建议进行心脏负荷试验。冠心病患者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避免寒冷天气户外运动诱发心绞痛。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需配备医疗识别卡,避免单独在偏远区域运动。建议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每次持续30-60分钟为宜。运动前后各补充100-200ml温水,运动中每15分钟饮水50ml。合并高血压者运动时收缩压不宜超过180mmHg,下肢血管病变者应间断进行运动。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运动方案。运动疗法需配合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三者协同才能实现最佳血糖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