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儿童癫痫可能由遗传因素、围产期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发育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抽搐或意识丧失,需通过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确诊。
部分癫痫综合征具有明确家族遗传倾向,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Dravet综合征等。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使神经元兴奋性增高。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儿童,家长需定期监测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避免过度疲劳、闪光刺激等诱发因素。相关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
分娩过程中缺氧缺血、产伤、新生儿窒息等情况可导致脑损伤。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也是高危因素。这类患儿可能出现婴儿痉挛症等早期癫痫表现,需通过头颅MRI评估损伤范围。预防措施包括规范产前检查、选择合适分娩方式,出生后需密切观察神经反射及肌张力变化。
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脓肿等感染性疾病可遗留癫痫灶。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约半数会继发癫痫。感染急性期需及时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后期出现癫痫时可选用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等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
皮质发育不良、灰质异位、结节性硬化等先天畸形易引发难治性癫痫。头颅MRI可见局灶性皮层增厚或脑回结构异常。部分病例可通过癫痫灶切除术治疗,术前需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定位。对于无法手术者,生酮饮食可能减少发作频率。
苯丙酮尿症、线粒体脑病、葡萄糖转运体缺陷等代谢障碍可表现为癫痫发作。这类患儿常伴有发育倒退或肌张力异常,需通过血尿代谢筛查确诊。针对病因补充左旋肉碱、生酮饮食等特殊治疗比单纯抗癫痫药物更有效,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突发性凝视、肢体抽动或意识障碍时,应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形式,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玩电子游戏等视觉刺激,遵照医嘱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血药浓度。学校老师需了解患儿的急救处理方法,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或坠床。合理膳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材如香蕉、鱼类,但需避免过量饮用含咖啡因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