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尿尿有点红可能是血尿,通常由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前列腺疾病、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控制原发病、调整用药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细菌侵入尿道或膀胱可能导致黏膜出血,表现为排尿疼痛伴血尿。常见于女性因生理结构更易发生感染。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增加饮水量帮助冲刷尿道。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划伤黏膜会引起肉眼血尿,多伴随剧烈腰痛。通过B超或CT可明确结石位置和大小,5毫米以下结石可遵医嘱服用排石颗粒配合多饮水运动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肾小球肾炎会导致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检查尿红细胞形态和肾功能,确诊后需用缬沙坦、黄葵胶囊等保护肾功能,严重者需激素治疗。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或炎症可能造成后尿道充血出血,表现为初始血尿或终末血尿。通过直肠指检和前列腺超声可诊断,轻症可用坦索罗辛缓解症状,严重增生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可能增加泌尿系统出血风险,某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也会引起化学性膀胱炎。需评估用药必要性,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必要时配合止血药物治疗。
出现血尿后应记录排尿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盐高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会阴部清洁。若血尿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发热、浮肿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定期复查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病情变化,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