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好是什么引起的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睡眠不好可能由遗传因素、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引起。睡眠不好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睡眠障碍家族史,可能与基因相关。这类人群更容易出现生物钟紊乱、褪黑素分泌异常等情况。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进行基因检测。

2、心理压力

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心理因素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会干扰睡眠-觉醒周期。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严重时需配合心理治疗。

3、不良生活习惯

睡前饮用咖啡浓茶、暴饮暴食、熬夜等行为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夜间蓝光暴露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建议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控制在20-24摄氏度为宜。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该疾病与肥胖、颌面结构异常有关,表现为夜间反复呼吸暂停。长期缺氧会导致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可通过减重、使用口腔矫正器改善,严重者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5、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导致心悸、多汗等影响睡眠的症状。常伴有眼球突出、手抖等表现。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碘治疗。

改善睡眠需要建立健康的睡眠卫生习惯,包括固定作息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刺激等。白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夜间入睡,但睡前3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方面可适量摄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物,避免晚餐过饱。若自我调节无效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到睡眠专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必要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明确病因。长期睡眠障碍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