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老年人心衰可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等药物。心衰可能与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及心功能分级制定个体化方案。
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袢利尿剂适用于急性心衰或伴有明显水肿的患者,通过促进钠水排泄减轻心脏负荷。布美他尼片可作为替代选择,但需监测电解质防止低钾血症。长期使用需注意肾功能变化,避免过度利尿导致血容量不足。
培哚普利叔丁胺片、雷米普利片等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善心室重构,适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用药初期需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干咳明显者可考虑更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缬沙坦胶囊。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片等需在病情稳定后小剂量起始,逐步滴定至靶剂量。该类药物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预后,但禁用于急性失代偿期或严重心动过缓患者,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心率变化。
螺内酯片适用于中重度心衰患者,与袢利尿剂联用可减少钾流失。需定期检测血钾及肾功能,避免高钾血症风险。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老年患者建议减量使用。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作为新型药物可替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尤其适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需注意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转换时的36小时洗脱期,避免血管性水肿风险。
老年心衰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疗效。日常应限制钠盐摄入,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监测体重变化预防急性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