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尿道炎的病原体有哪些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炎常见的病原体主要有大肠埃希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等。尿道炎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原体类型。

1、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是尿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属于肠道正常菌群,当侵入尿道时可引发感染。该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多见于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感染后可能出现排尿灼热感、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注意会阴清洁。

2、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炎属于性传播疾病,潜伏期较短,男性患者常见尿道脓性分泌物。该菌通过性接触传播,可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确诊需进行分泌物涂片或培养检测,治疗需规范使用抗生素并追踪性伴侣。

3、沙眼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后症状较轻微但易转为慢性。该病原体可上行感染引起附睾炎、盆腔炎等并发症。诊断依赖核酸检测,治疗需足疗程使用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药物。

4、解脲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发尿道炎。该微生物缺乏细胞壁,可导致尿道刺痛及少量分泌物。培养检测周期较长,临床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治疗需注意药物选择避免耐药。

5、阴道毛滴虫

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多见于女性,常合并阴道炎。该原虫通过性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可导致尿道口瘙痒及泡沫状分泌物。确诊需显微镜检见活动虫体,治疗需口服硝基咪唑类药物并加强个人卫生管理。

预防尿道炎需保持每日充足饮水,避免憋尿;注意会阴部清洁,性生活前后及时排尿;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洗;避免过度使用洗剂破坏菌群平衡。出现排尿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病原体耐药或感染加重。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反复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