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肾动脉超声、肾动脉CT血管成像、肾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肾动脉造影和分肾静脉肾素测定。

1、肾动脉超声

肾动脉超声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成像观察肾动脉血流情况。该方法可初步判断肾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具有操作简便、费用较低的优势。检查前患者需空腹8小时,避免肠道气体干扰成像。超声对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轻度狭窄可能出现漏诊。

2、肾动脉CT血管成像

肾动脉CT血管成像能清晰显示肾动脉三维结构,对狭窄部位和程度的判断准确性较高。检查时需要注射碘对比剂,可同时评估肾脏形态和周围血管情况。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使用对比剂,检查前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该方法辐射量较普通CT高,孕妇应避免。

3、肾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肾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使用碘对比剂,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通过磁场和射频波生成血管图像,可多角度观察肾动脉病变。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不能进行。对钙化病变的显示效果不如CT,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

4、肾动脉造影

肾动脉造影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可准确测量狭窄程度并同期进行介入治疗。需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插管,属于有创检查。可能出现穿刺部位血肿、对比剂肾病等并发症。检查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压迫止血并观察生命体征。

5、分肾静脉肾素测定

分肾静脉肾素测定通过导管分别采集双侧肾静脉血样,比较两侧肾素水平差异。肾动脉狭窄侧肾素分泌通常增高,有助于判断功能性狭窄。该检查需在血管造影时同期进行,技术要求较高。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确诊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检查结果。日常应注意监测血压变化,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加重肾缺血药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压骤升。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出现头晕、视力模糊等高血压急症表现应及时就医。治疗方案应根据狭窄程度、肾功能等因素个体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