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经行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止泻药物、补充益生菌、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经行腹泻通常由激素水平波动、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胃肠功能紊乱、子宫内膜异位症、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
经期应选择低纤维、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生冷、辛辣或乳制品。少量多餐可减轻胃肠负担,适量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香蕉、苹果等含钾食物有助于缓解电解质紊乱。
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热敷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子宫收缩引起的肠道痉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经期出血量大时慎用此法。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和水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道分泌。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伴有严重腹痛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
乳酸菌素片、酪酸梭菌活菌片等益生菌制剂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消化功能。可与温水同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时使用。日常可适量食用无糖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辅助调理。
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温经散寒,当归芍药散加减适用于气血虚弱型腹泻。月经前一周开始服用健脾祛湿中药,如参苓白术散。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滋补类药物。
经期需保持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或游泳。记录腹泻与月经周期的关联性,若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经周期或伴随体重下降,应进行肠镜和激素水平检查。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缓解紧张情绪,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自主神经功能。经前一周开始减少咖啡因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改善神经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