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症状缓解后通常无须长期服用胃药。胃药的使用需根据胃炎类型、症状复发频率、胃黏膜修复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用药。
慢性胃炎症状缓解后是否继续用药需结合个体情况判断。若为轻度非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损伤较轻且症状稳定,可在医生建议下停用抑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转为饮食调理为主。但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根除、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高危因素,或胃镜检查显示黏膜糜烂未完全愈合,仍需维持阶段性用药预防复发。部分患者症状虽缓解但存在胆汁反流、胃动力障碍等基础问题,也可能需要保留促胃肠动力药或结合中药调理。
部分特殊类型胃炎需延长用药周期。如自身免疫性胃炎伴随胃酸缺乏,需长期补充消化酶;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除定期胃镜监测外,可能需持续使用叶酸、硒酵母等药物干预。药物减量过程中若出现反酸、隐痛等反复症状,应及时恢复用药并复查胃镜。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胃黏膜修复能力较差,药物维持周期通常更长。
慢性胃炎患者症状缓解后应注重生活方式管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戒烟限酒,可适当食用山药、南瓜等保护胃黏膜的食材。定期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动态调整用药方案,不建议自行长期服用抑酸药掩盖潜在病变。若出现体重下降、黑便等预警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