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血清标志物是什么

马伟 副主任医师

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急性胰腺炎的血清标志物主要有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等。

1、血清淀粉酶

血清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常用的指标,通常在发病后2-12小时内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该酶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当胰腺组织受损时会大量释放入血。血清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定相关。

2、血清脂肪酶

血清脂肪酶特异性高于淀粉酶,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4-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持续时间可达8-14天。该指标不受肾功能影响,在酒精性胰腺炎和晚期就诊患者中诊断价值尤为突出。脂肪酶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胰腺坏死或并发症发生。

3、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是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常在发病后24-48小时显著升高。该蛋白由肝脏合成,其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程度相关。C反应蛋白超过150mg/L提示重症胰腺炎可能,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4、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是早期预测重症胰腺炎的敏感指标,在发病后6-12小时即可升高。该细胞因子参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其峰值水平与器官功能衰竭风险呈正相关。检测白细胞介素6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及时干预。

5、降钙素原

降钙素原对判断胰腺感染坏死具有重要价值,其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该指标在发病后2-3天检测意义最大,可指导抗生素使用决策。降钙素原持续升高往往预示预后不良,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和密切监测。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严格禁食以减少胰腺分泌,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低脂饮食。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主,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刺激胰腺。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需限制单次进食量。戒烟戒酒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肥胖患者应通过合理运动控制体重。定期复查血清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恢复情况,出现腹痛加重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