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老年人脚掌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足底筋膜炎通常表现为晨起第一步疼痛,骨关节炎多伴随关节僵硬,痛风发作时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周围神经病变常有麻木感,血液循环障碍可能导致间歇性跛行。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导致的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足弓异常者。典型症状为晨起下床第一步剧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复发。治疗需减少负重活动,使用足弓支撑垫,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抗炎药物。急性期可冰敷缓解疼痛。
足部骨关节炎多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和距下关节,与年龄增长和关节磨损相关。表现为行走时关节刺痛伴僵硬感,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建议选择软底减震鞋,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功能。体重控制有助于减轻关节负荷。
尿酸结晶沉积引发的急性炎症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发作时局部红肿灼痛,血尿酸检测可确诊。急性期需限制高嘌呤食物,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片抑制炎症,缓解期服用非布司他片控制尿酸。每日饮水应超过2000毫升促进尿酸排泄。
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易导致末梢神经损害,表现为足底灼烧样痛或蚁走感,神经传导检查可明确诊断。需严格控制血糖,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疼痛剧烈可使用普瑞巴林胶囊。日常应检查足部避免外伤,选择透气棉袜。
下肢动脉硬化会导致运动时足部供血不足,出现间歇性跛行伴酸痛感,踝肱指数检测有诊断价值。建议戒烟并控制三高,口服西洛他唑片改善循环,严重狭窄需血管介入治疗。每日适度步行锻炼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老年人脚掌疼痛日常应注意选择宽松透气的软底鞋,避免赤脚行走。每日可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水温防止烫伤。饮食上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足部溃疡,应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定期进行足部检查,保持趾甲修剪平整,预防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