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腰肌劳损可通过热敷理疗、核心肌群锻炼、药物镇痛、姿势矫正、中医推拿等方式改善。腰肌劳损通常由长期姿势不良、急性损伤未愈、肌肉力量失衡、腰椎退行性变、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
使用40-45℃热毛巾或暖水袋每日热敷腰部2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红外线理疗仪照射可穿透深层肌肉缓解痉挛,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炎症吸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急性损伤初期应改用冰敷。
平板支撑可增强腹横肌稳定性,每天3组每组维持30秒。臀桥运动能强化竖脊肌,仰卧屈膝抬臀保持5秒后缓慢放下。游泳特别是蛙泳可均衡锻炼腰背肌群,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为宜。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塞来昔布胶囊选择性抑制COX-2减轻炎症反应。盐酸乙哌立松片通过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改善痉挛,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局部透皮给药。
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腰靠垫维持腰椎生理曲度,久坐时每隔1小时站立活动5分钟。搬运重物时应屈髋下蹲而非弯腰,睡眠选择中等硬度床垫并保持侧卧屈膝体位。
滚法推拿可松解腰背部肌筋膜粘连,点按肾俞、大肠俞等穴位能通络止痛。拔罐疗法通过负压作用改善局部淤血,艾灸命门穴可温经散寒。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
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及腰部受凉,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建议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饮食多补充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睡眠时在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保持腰部放松,工作时调整显示器高度使视线平视。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需及时就医排除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