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刀口旁边鼓包是什么原因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手术刀口旁边鼓包可能是皮下血肿、脂肪液化、切口疝、缝线肉芽肿或局部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

1、皮下血肿

手术过程中小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血液积聚在皮下形成血肿。表现为局部肿胀、按压有波动感,皮肤可能呈现青紫色。轻微血肿通常可自行吸收,较大血肿需医生穿刺抽吸。术后早期避免剧烈活动有助于预防血肿形成。

2、脂肪液化

肥胖患者或电刀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脂肪组织坏死液化,形成黄色清亮渗液的包块。通常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需医生清除液化脂肪并换药处理。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可降低发生概率。

3、切口疝

腹壁手术后可因筋膜层愈合不良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出,形成可复性包块。咳嗽或站立时包块增大,平卧可能消失。早期发现可通过腹带压迫保守治疗,严重者需疝修补手术。

4、缝线肉芽肿

机体对缝线材料产生排异反应时,会在缝线周围形成质硬的小结节,可能伴随轻微压痛。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持续增大或破溃需医生取出缝线。选择可吸收缝线可减少此类反应。

5、局部感染

细菌感染可导致切口周围红肿、疼痛,包块可能有脓液形成。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症状。需医生进行切口引流,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治疗。

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鼓包部位。饮食上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等促进组织修复,补充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合成。观察鼓包变化情况,若出现持续增大、剧烈疼痛、发热或渗液异味等症状应立即复诊。定期随访检查切口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