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肾动脉狭窄可能导致低压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肾动脉狭窄的影响主要有血压异常升高、肾功能损伤、心血管并发症、电解质紊乱、缺血性肾病等。
肾动脉狭窄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管收缩和钠水潴留。这种机制引起的血压升高通常表现为舒张压低压显著增高,且常规降压药物效果较差。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高血压危象。
长期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出现血肌酐升高、蛋白尿等肾功能异常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脏病,甚至需要透析治疗。肾功能损伤与血压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疾病进展。
持续高血压状态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可能引发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病变。同时肾动脉狭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概率明显增高。心血管事件是此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可能导致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部分患者因肾功能减退会出现高钾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会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需定期监测血生化指标。
严重肾动脉狭窄可导致肾脏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等肾小管功能损伤表现,最终发展为不可逆的肾脏萎缩。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风险更高。
肾动脉狭窄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限制钠盐摄入,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建议选择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每日饮水量,适度进行有氧运动。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成形术等针对性治疗,同时管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出现视力模糊、胸痛、少尿等急症表现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