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14岁青少年发烧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等退烧药。发热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中暑、药物反应、肿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用药。
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普通感冒、流感等引起的发热,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热作用。该药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挥解热效果,适用于病毒性感染导致的发热。肝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肝损伤。服药期间禁止饮酒,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
阿司匹林具有抗炎解热作用,可用于风湿热等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儿童病毒感染期间使用需警惕瑞氏综合征风险。哮喘患者用药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服药后出现耳鸣需立即停药。
双氯芬酸钠适用于创伤性或术后发热,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致热物质生成。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时应评估血栓风险,长期用药需定期检查血常规。该药可能加重心力衰竭症状,用药期间需限制钠盐摄入。
洛索洛芬钠对骨关节炎伴随的发热效果较好,其镇痛作用强于一般解热药。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可能出现嗜睡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与其他抗凝药合用会增加出血风险,用药期间避免驾驶操作。
青少年发热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伴随头痛呕吐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退烧药使用不超过3天,用药后体温未降需及时复诊,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联合多种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