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睡眠不好可能引发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情绪障碍、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主要影响认知功能、内分泌系统、心理健康及器官代谢。
睡眠是记忆巩固的关键阶段,深度睡眠期间大脑会整合日间获取的信息。持续睡眠不足会导致海马体体积缩小,影响短期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化。临床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学习效率降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暂性遗忘症状。
睡眠期间免疫系统会释放细胞因子对抗感染。长期睡眠不足使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干扰素水平下降。这类人群更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效果减弱,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延缓。
睡眠质量差会破坏杏仁核与前额叶皮质的神经连接,导致情绪调节能力下降。常见表现为易怒、焦虑倾向加重,持续两周以上可能发展为抑郁症。部分患者会出现非理性恐惧或突发性情绪崩溃。
睡眠不足会持续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压昼夜节律异常。长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流行病学显示,每日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群心肌梗死概率显著升高。
改善睡眠需建立规律作息,保持卧室温度适宜且光线昏暗,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晚餐选择小米粥、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日间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持续失眠超过一个月或伴随心悸、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