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启刚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慢性宫颈炎通常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宫颈分泌物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以及病原体检测等。慢性宫颈炎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机械性刺激、化学物质刺激、激素水平异常以及免疫因素等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妇科检查是诊断慢性宫颈炎的基础项目,医生通过阴道窥器观察宫颈形态、颜色及分泌物性状。慢性宫颈炎常见表现为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或宫颈糜烂样改变,可能伴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检查时需注意宫颈触诊是否易出血,同时评估盆腔其他器官有无异常。
通过棉拭子采集宫颈管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测,包括pH值测定、胺试验及显微镜检查。分泌物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数量增多,提示存在炎症反应。若发现线索细胞或滴虫,可能提示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该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需进一步行病原体培养。
宫颈TCT检查可筛查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变化,排除宫颈癌前病变。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细胞核增大等反应性改变,需与真正的不典型增生相鉴别。对于30岁以上女性,建议联合HPV检测提高筛查准确性。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阴道冲洗或性生活。
阴道镜可放大观察宫颈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发现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病变。慢性宫颈炎在阴道镜下可能表现为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或镶嵌样改变。医生会在可疑区域进行靶向活检,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检查时间宜避开月经期。
通过PCR技术或培养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特异性病原体。部分慢性宫颈炎与支原体感染相关,需进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检测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特殊病原体。检测前应避免使用阴道药物。
确诊慢性宫颈炎后,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穿着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月经期卫生用品需及时更换。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配偶需同步检查治疗。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增加宫颈病变风险,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增多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