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肝炎怎么回事,怎么办

李涛 主任医师

李涛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黄疸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戒酒护肝、停用肝毒性药物、免疫抑制治疗、手术解除梗阻等方式治疗。

1、病毒感染

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患者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厌油恶心、肝区隐痛等症状。临床常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需配合卧床休息和低脂饮食。

2、酒精性肝病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表现为黄疸伴随肝掌蜘蛛痣。治疗核心是严格戒酒,可配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日常需补充B族维生素和优质蛋白。

3、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等具有肝毒性。出现黄疸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促进肝细胞修复,严重者需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4、自身免疫性肝炎

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肝细胞时,会出现进行性黄疸伴关节痛。确诊后需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避免使用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

5、胆道梗阻

胆管结石或肿瘤压迫会导致胆汁淤积性黄疸。需通过MRCP明确梗阻部位,胆总管结石可行ERCP取石术,恶性肿瘤需进行胆肠吻合术或支架植入,术后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治疗。

黄疸肝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可适量食用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但需限制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