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炎和胃溃疡的症状区别主要体现在疼痛性质、发作时间及伴随症状等方面。胃炎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或胀痛,胃溃疡则以规律性餐后痛或夜间痛为特征。两者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胃镜等检查明确诊断。
胃炎患者多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范围较弥漫,可能伴有灼热感或饱胀不适。胃溃疡的疼痛更为局限且尖锐,常描述为烧灼样或钻痛,疼痛点通常位于剑突下或偏左位置,按压时疼痛可能加重。
胃炎疼痛多与进食无明确关联,可能随时发作,空腹或餐后均可出现。胃溃疡疼痛具有典型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食后缓解;胃溃疡则常在餐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疼痛加剧,下次进餐前减轻。
胃炎常见恶心、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呕吐。胃溃疡除上述症状外,更易出现黑便或呕血等上消化道出血体征,长期溃疡患者可能因疼痛导致进食减少而出现体重下降。
胃炎症状多为间歇性,适当调理后可缓解。胃溃疡呈慢性反复发作特点,未经规范治疗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部分患者会出现穿孔或幽门梗阻等并发症,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或呕吐宿食。
胃镜下胃炎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或糜烂,活检可明确炎症程度。胃溃疡在胃镜下表现为黏膜缺损形成的凹陷病灶,边缘规整或隆起,底部常覆白苔,需病理检查排除恶性溃疡可能。
胃炎与胃溃疡患者均需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度饮酒。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条等,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胃溃疡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完成全程治疗以防止复发。定期复查胃镜对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出现呕血、持续消瘦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