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孕妇尿频通常由子宫压迫膀胱、激素水平变化、泌尿系统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引起。
随着妊娠进展,增大的子宫会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少。这种机械性压迫在孕晚期尤为明显,尤其在胎儿入盆后,膀胱受压程度加重。孕妇可能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但每次尿量减少,夜间起夜频繁。建议采取侧卧位睡眠,避免长时间站立,减少对膀胱的压迫。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泌尿系统平滑肌松弛,膀胱逼尿肌敏感性增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活动。这类尿频多从孕早期开始出现,排尿时无疼痛感。可通过盆底肌训练改善控尿能力,但需避免过度限制饮水。
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易引发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伴尿急尿痛。细菌性膀胱炎或肾盂肾炎需及时干预,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孕妇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医,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妊娠安全药物。
血糖异常升高会导致渗透性利尿,孕妇可能出现多饮多尿症状。这种尿频特点为尿量显著增多,可能伴随口渴、乏力等表现。需通过糖耐量试验确诊,确诊后需控制碳水摄入并监测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孕期焦虑可能加重尿频感知,形成排尿-紧张的恶性循环。部分孕妇因担心尿失禁而频繁如厕,实际膀胱并未充盈。可通过正念呼吸训练缓解焦虑,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质。
孕妇应保持会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及时更换。每日饮水可少量多次,睡前2小时适当限水。出现尿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产科就诊,避免自行服用利尿药物。定期产检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每周监测血糖。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有助于改善盆底肌功能,但需避免憋尿或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