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可以采取哪些检测

于淑霞 副主任医师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可通过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清学检测、胃液分析、病理活检等方式确诊。具体检测方法需根据患者症状和医生建议选择。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检查时医生会将带有摄像头的细管经口腔插入胃部,可清晰识别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该检查能同时进行组织取样,为后续病理诊断提供依据。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过程中可能有轻微不适感。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呼气试验通过服用标记尿素后检测呼出气体中碳同位素含量,无创且准确率高。粪便抗原检测适合儿童及不宜吹气者,而快速尿素酶试验需在胃镜检查时同步进行。

3、血清学检测

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胃泌素-17等指标,间接反映胃黏膜状态。胃蛋白酶原Ⅰ下降提示胃体部萎缩,胃泌素-17升高可能预示胃窦部病变。该方法无需插管,适合筛查高风险人群,但无法替代胃镜的直观诊断价值。

4、胃液分析

通过鼻饲管采集胃液测定pH值和胃酸分泌量,辅助判断胃炎类型。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低酸或无酸,而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多正常。该检查需专业设备支持,临床已逐渐被其他无创方法替代,但对某些特殊类型胃炎仍有诊断意义。

5、病理活检

胃镜检查时钳取黏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炎症程度、萎缩范围及肠化生等病变。病理报告通常包含急慢性炎症分级、活动度评分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对疾病分型和预后评估具有决定性作用。取材部位多选择胃窦和胃体部,需避开明显出血或溃疡区域。

确诊慢性胃炎后,患者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过度饮酒。日常可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部负担。建议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定期复查胃镜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呕血、黑便等警报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