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影响听力怎么治疗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中耳炎影响听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中耳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耳部外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耳痛、耳闷、听力下降、耳鸣、耳道流脓等症状。

1、药物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控制感染。病毒性中耳炎可选用更昔洛韦滴眼液局部使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过敏性中耳炎需配合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抗过敏治疗。用药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观察听力恢复情况。

2、物理治疗

咽鼓管吹张术可帮助平衡中耳压力,改善通气功能。红外线照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肿胀。鼓膜按摩配合鼻腔冲洗可减轻咽鼓管堵塞,但急性化脓期禁用。治疗期间需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

3、鼓膜穿刺

鼓室积液超过3个月未吸收时,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同时注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粘连。穿刺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预防继发感染。该方法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耳聋,术后听力多可逐步恢复。

4、鼓室置管

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或积液黏稠者,可手术植入通气管引流6-12个月。常见术式包括鼓膜切开置管术、激光辅助置管术,能有效改善通气并预防鼓室硬化。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游泳或潜水导致逆行感染。

5、听力重建

慢性中耳炎合并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坏时,需行鼓室成形术或听骨链重建术。手术可选用自体软骨修复鼓膜,钛质听骨赝复物重建传导结构。术后听力恢复需3-6个月,期间应避免气压剧烈变化和噪声刺激。

中耳炎患者日常保持耳道清洁干燥,洗澡时使用耳塞防水。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大的交通工具。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持续听力下降、眩晕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复查耳内镜和纯音测听。儿童患者家长应定期监测其语言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