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一睡觉就鼻塞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环境干燥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环境调整等方式改善。
过敏性鼻炎患者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鼻腔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夜间平卧时鼻腔分泌物倒流加重堵塞感。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日常需定期清洗床品,避免接触毛绒玩具或宠物。
鼻窦持续炎症会导致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夜间体位改变时可能堵塞后鼻孔。患者常伴有头痛、嗅觉减退,可选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肿胀。急性发作期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
先天发育异常或外伤导致的鼻中隔偏曲,会使单侧鼻腔通气空间狭窄,平躺时下鼻甲充血会进一步加重堵塞。症状持续需考虑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轻度偏曲可通过睡眠时抬高床头缓解。
儿童腺样体肥大会阻塞后鼻孔,引发睡眠时张口呼吸和鼻塞,长期可能影响颌面发育。确诊后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中重度患者建议行腺样体切除术。术前可使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减轻黏膜水肿,术后需预防呼吸道感染。
卧室空气湿度过低会导致鼻黏膜干燥结痂,夜间呼吸时形成机械性阻塞。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50%左右相对湿度,睡前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避免长时间使用空调或电热毯,冬季可涂抹凡士林保护鼻前庭皮肤。
夜间鼻塞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以防中耳炎,侧卧姿势有助于改善单侧通气。长期症状不缓解需进行鼻内镜或CT检查,明确是否存在结构性病变。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更换空调滤网,寒冷季节外出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