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有水声怎么回事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朵有水声可能由外耳道进水、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障碍、梅尼埃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清理耳道、药物治疗、鼓膜穿刺等方式缓解。

1、外耳道进水

游泳或洗头时水分进入外耳道,可能导致耳朵出现咕噜声或闷堵感。此时可将头部倾斜使耳道朝下,单脚跳跃帮助水分流出,避免用棉签深入掏挖。若伴随瘙痒或疼痛,可能继发外耳道炎,需就医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

2、耵聍栓塞

耳垢堆积硬化可能阻塞耳道,造成水流晃动声或听力下降。可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由医生用耵聍钩取出。避免自行掏耳导致鼓膜损伤,若出现耳鸣或眩晕需排除真菌性外耳道炎,必要时使用克霉唑乳膏。

3、分泌性中耳炎

感冒后咽鼓管堵塞可能导致中耳积液,产生气泡声或耳闷。儿童常见腺样体肥大诱发,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配合鼻喷糠酸莫米松缓解鼻塞。反复发作需检查鼻咽部,排除鼻咽癌等占位病变。

4、咽鼓管功能障碍

气压变化或过敏反应可能引发咽鼓管开放异常,出现弹响样水声。可通过咀嚼口香糖、捏鼻鼓气调节压力,严重者需使用氯雷他定片抗过敏。长期症状需排除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必要时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5、梅尼埃病

内耳淋巴液代谢紊乱可能导致波动性耳鸣伴眩晕,常被描述为海浪声。急性期可使用倍他司汀片改善循环,配合地西泮片控制眩晕。低盐饮食有助于减少内耳积水,频繁发作需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或长时间佩戴耳机,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若水声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耳内镜和纯音测听检查。感冒期间可通过热敷耳周促进咽鼓管通畅,擤鼻涕时避免用力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