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小脑萎缩的症状主要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球震颤、肌张力减低、认知功能障碍等。小脑萎缩可能与遗传、缺血缺氧、中毒、炎症、神经退行性病变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共济失调是小脑萎缩的核心症状,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宽基底、易跌倒。患者可能出现辨距不良,如拿取物品时动作过度或不足,书写时字迹不规则。部分患者伴随意向性震颤,越接近目标物体时手部抖动越明显。此类症状与小脑对运动协调功能的调控受损有关,可通过平衡训练延缓进展。
构音障碍表现为言语含糊、发音缓慢、语调平板或呈爆破样,严重时可能出现吟诗样语言。这是由于小脑参与调节发音肌肉的协调运动,其萎缩会导致咽喉肌群控制异常。语言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晚期患者可使用辅助沟通设备。
患者常出现水平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尤其在注视特定方向时加重,可能伴随视物晃动感。小脑前庭通路受损会影响眼球运动的精准控制,部分患者出现追踪移动物体困难。症状明显时可考虑佩戴棱镜眼镜减轻视物不适。
小脑萎缩会导致受累肢体肌张力下降,表现为关节活动度增大、肌肉松弛,叩击肌腱时可能出现钟摆样反射。下肢症状尤为明显,患者常主诉站立时腿部无力。适度抗阻训练可帮助维持肌力,但需避免过度疲劳。
部分患者出现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绪调节障碍,与小脑-大脑皮层环路受损相关。可能表现为计划能力减退、抽象思维困难或情感淡漠。认知干预训练结合心理疏导对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
小脑萎缩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可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平衡训练。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限制高脂高盐。建议定期陪同患者复查头颅MRI监测病情进展,出现吞咽困难等新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家属需注意居家环境安全防护,移除地毯等易绊倒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