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后脱发断发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营养缺乏、精神压力、头皮护理不当、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产后脱发通常属于生理现象,多数在产后6-12个月逐渐恢复,若伴随其他症状或持续加重需就医排查病理性原因。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使毛发周期延长,产后雌激素骤降导致大量毛囊进入休止期,引发脱发。这种生理性脱发通常从产后2-4个月开始,表现为头发整体稀疏但无斑秃。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温和洗发、避免高温造型等方式减少机械性损伤。
哺乳期铁、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消耗增加,若饮食摄入不足会导致毛囊营养不良。表现为头发干枯易断、生长缓慢。建议增加瘦肉、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矿物质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制剂。
产后睡眠不足、育儿焦虑等会扰乱毛囊周期,加重脱发。典型表现为发际线后移或枕部脱发明显。可通过冥想放松、保证碎片化睡眠、寻求家人分担育儿压力等方式缓解,严重者可咨询心理
频繁使用碱性洗发水、过度烫染或扎紧马尾会损伤发干。表现为断发多于脱发,发尾分叉严重。应选用pH5.5左右的弱酸性洗发产品,减少染烫频率,梳发时避免暴力拉扯。
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可能导致病理性脱发。若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伴随头皮红斑或体重异常变化,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五项、血常规等。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养血生发胶囊等药物。
产后脱发期间应保持每日摄入50克以上优质蛋白,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坚果类食物。洗发水温控制在38℃以下,每周使用电吹风不超过3次。若脱发持续1年以上或伴随指甲脆裂、疲劳等症状,需到皮肤科或内分泌科进行系统性检查。哺乳期用药须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用防脱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