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直肠癌手术方式主要有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三种,适用于不同肿瘤位置与分期。
适用于距肛缘5厘米以上的中高位直肠癌,保留肛门功能为核心优势。通过腹腔镜或开腹切除肿瘤段肠管后吻合剩余肠管,需配合全直肠系膜切除确保根治效果。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排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需通过盆腔引流管监测和膀胱训练管理。该术式对早期肿瘤治愈率较好,但局部复发风险需通过术前放化疗降低。
针对距离肛缘5厘米内的低位直肠癌,需永久性结肠造口。经腹部和会阴部联合入路完整切除直肠肛门结构,并行乙状结肠末端造瘘。术后需重点护理会阴部创面及造口,处理骶前感染、性功能障碍等问题。该术式对局部进展期肿瘤控制效果明确,但患者需长期适应造口生活,术前需进行充分心理评估。
仅适用于T1期黏膜层肿瘤,通过肛门内镜微创切除病灶。手术创伤小且保留肛门功能完整,但存在淋巴结转移遗漏风险。术后需严格病理评估,若发现脉管浸润或低分化需追加根治手术。该方式对高龄体弱患者优势明显,但需每3个月进行肠镜随访监测复发。
术后均需根据病理分期制定辅助治疗方案,中晚期患者需结合放化疗。饮食上采用低渣流质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饮食,造口患者需学习护理技巧。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出现便血、消瘦等症状需及时就诊,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影响盆腔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