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确诊淋巴瘤通常需要进行淋巴结活检、骨髓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等三项核心检查。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下降等,确诊需结合病理学证据与临床评估。
淋巴结活检是确诊淋巴瘤的金标准,通过手术切除完整淋巴结或穿刺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病理科医生会观察淋巴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分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明确是否为霍奇金淋巴瘤或非霍奇金淋巴瘤。该检查可区分反应性淋巴结增生与恶性肿瘤,同时确定具体亚型指导后续治疗。活检部位常选择颈部、腋窝等浅表淋巴结,若深部淋巴结受累可能需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
骨髓穿刺活检用于评估淋巴瘤是否侵犯骨髓,通过髂骨穿刺获取骨髓液及组织标本。检查可发现异常淋巴细胞浸润比例,辅助疾病分期与预后判断。骨髓受累常见于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若阳性结果提示临床分期为IV期。该检查需局部麻醉,术后需压迫止血,可能出现短暂疼痛或淤青,但严重并发症概率较低。
全身PET-CT或增强CT是淋巴瘤分期的重要工具,能显示淋巴结肿大范围、结外器官侵犯及代谢活性。PET-CT通过氟代脱氧葡萄糖显像识别高代谢病灶,灵敏度超过90%,可区分活动性肿瘤与纤维化组织。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基础影像可辅助评估浅表淋巴结和脏器状态,但精确度低于CT类检查。影像学结果结合活检能全面评估肿瘤负荷与扩散程度。
确诊淋巴瘤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基础指标,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保持高蛋白饮食补充营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肿大淋巴结破裂,出现持续发热或体重骤降应及时复诊。不同类型淋巴瘤治疗方案差异较大,建议在血液科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诊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