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肉里用手摸有肉疙瘩可能是皮下脂肪瘤、纤维瘤、表皮囊肿、淋巴结肿大或腱鞘囊肿等引起的。皮下肿物通常为良性,但需结合质地、活动度、生长速度等特征综合判断,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皮下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触诊质地柔软、边界清晰且可推动。好发于四肢、躯干等脂肪丰富部位,生长缓慢且多无痛感。可能与遗传因素、脂肪代谢异常有关,通常无须治疗,若影响外观或出现压迫症状可手术切除。
纤维瘤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触诊质地较硬、表面光滑且活动度好。常见于皮肤真皮层,可能与外伤或慢性刺激有关。多数无需处理,若持续增大或伴有疼痛可考虑手术切除,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表皮囊肿因毛囊口堵塞导致角质堆积形成,触诊呈圆形囊性包块,中央可见黑头样开口。好发于头面部和躯干,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热痛。治疗需完整切除囊壁防止复发,合并感染时需先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控制炎症。
浅表淋巴结肿大可触及黄豆至蚕豆大小结节,质地韧、活动度好。常见于感染如扁桃体炎、结核或肿瘤转移等情况。需结合血常规、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细菌感染可选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肿瘤转移需原发病治疗。
腱鞘囊肿多见于手腕、足背等关节周围,触诊为光滑弹性包块,与肌腱活动相关。可能因关节劳损或结缔组织退变导致,可通过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治疗,但存在复发可能。日常应避免关节过度用力,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
发现皮下肿物后应避免反复揉搓刺激,记录肿物大小变化及伴随症状。饮食注意减少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若肿物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变硬或出现疼痛、破溃等情况,需立即就诊排查恶性可能。日常可通过触摸自查及时发现新发肿物,但最终诊断需依赖医生触诊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