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癌症筛查5项是什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体检癌症筛查5项主要包括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

1、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细胞癌、生殖细胞肿瘤等疾病有关。该指标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慢性肝炎活动期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检测时建议空腹采血,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2、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属于广谱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中常见升高。吸烟人群可能出现生理性增高,持续监测数值变化比单次检测更具临床意义。检测前应告知医生近期是否接受过放射治疗。

3、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25主要应用于卵巢癌筛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绝经后女性数值升高需重点关注,建议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提高检出率。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检测结果可能存在波动。

4、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99对胰腺癌、胆管癌诊断有较高特异性,急性胰腺炎、胆汁淤积时可能出现假阳性。检测前应避免饮酒,胆红素水平异常可能干扰检测结果。数值轻度升高需间隔2-4周复查确认。

5、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用于前列腺癌筛查,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病也会引起数值上升。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检测,直肠指诊后需间隔1周再行检测。游离PSA与总PSA比值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肿瘤标志物筛查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可能,单项指标异常不代表确诊癌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家族史、临床症状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健康人群每年进行1次常规筛查,高危人群可缩短筛查间隔。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肿瘤发生风险,发现指标异常应及时到肿瘤专科就诊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