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辅助化疗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化疗治疗,主要用于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或消除微转移灶。新辅助化疗适用于局部晚期但仍有手术机会的恶性肿瘤,常见于乳腺癌、直肠癌、食管癌等实体瘤治疗。

1、治疗目的

新辅助化疗的核心目标是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治疗效果。通过术前化疗可使肿瘤体积缩小,将原本无法手术的病灶转化为可切除状态,同时可能消除潜在的微转移灶。部分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甚至能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即手术标本中无残留癌细胞。

2、适用条件

新辅助化疗主要针对局部晚期但未发生远处转移的实体瘤。临床常用指标包括肿瘤直径超过5厘米、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影像学提示肿瘤侵犯周围重要结构。具体方案需结合肿瘤类型、分子分型及患者体能状态综合评估。

3、方案选择

化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差异显著。乳腺癌常用含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的联合方案,如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直肠癌多采用氟尿嘧啶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治疗方案需通过多学科会诊制定,并定期评估疗效。

4、疗效评估

治疗期间每2-3个周期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退缩情况,常用方法包括超声、MRI或PET-CT。病理学评估是金标准,通过手术标本检测肿瘤退缩分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假性进展,需结合肿瘤标志物动态变化综合判断。

5、后续治疗

完成新辅助化疗后4-6周内需进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决定辅助治疗方案。达到病理完全缓解者可能减少后续治疗强度,而疗效不佳者需调整方案。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补充放疗或靶向治疗。

接受新辅助化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预防感染和消化道反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维持体能,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可缓解周围神经毒性。治疗期间出现发热或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定期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