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哺乳期来月经一般是正常的,属于生理性恢复过程。哺乳期月经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主要受哺乳频率、激素水平、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
产后月经恢复与泌乳素水平密切相关。纯母乳喂养可能延迟月经复潮,因频繁吸吮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者月经恢复较早,通常在产后6-12周出现。初潮量可能较孕前增多或减少,周期也可能不规律,这些变化多与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关。部分产妇在哺乳期可能出现间歇性出血,需与病理性出血鉴别。
少数情况下需警惕异常出血。若出血量超过平时月经量、持续超过7天、伴随严重腹痛或发热,可能存在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或感染。哺乳期月经恢复后仍需注意避孕,因排卵可能先于月经恢复发生。观察出血特征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保持会阴清洁可降低感染风险。
哺乳期女性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预防贫血,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定期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子宫恢复,发现异常出血或持续不适建议及时妇科检查。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影响哺乳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