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饥饿感并不直接等同于脂肪消耗,但长期饥饿可能促使机体分解脂肪供能。饥饿感是机体能量不足时产生的生理信号,可能与血糖波动、胃排空、激素调节等因素有关。
饥饿感出现时,机体优先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和肝脏储存的糖原。当糖原储备不足且未及时进食,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会逐步分解为游离脂肪酸供能,这一过程通常需要持续数小时。但短期饥饿感更多反映胃部空虚或胃酸刺激,而非即时脂肪燃烧。
极端节食或长期饥饿可能迫使脂肪分解加速,但伴随肌肉流失、基础代谢率下降等风险。部分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能引发异常饥饿感,此时脂肪代谢紊乱可能加剧。健康人群通过规律进食和适度运动更有利于脂肪代谢平衡。
建议采取少食多餐方式稳定血糖,选择高膳食纤维食物延缓胃排空。运动后适当补充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量,避免基础代谢率降低。若饥饿感伴随体重骤减、心悸等症状,需排查内分泌或消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