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宝宝晚上睡觉流口水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出牙期刺激、睡姿不当、口腔感染、胃食管反流、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等。可通过调整睡姿、清洁口腔、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婴幼儿乳牙萌出时牙龈肿胀会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此时宝宝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在睡眠中不自主流口水。家长可给宝宝使用磨牙胶缓解不适,并用柔软纱布蘸温水清洁口腔。若伴随牙龈红肿,可遵医嘱使用丁硼乳膏局部涂抹。
俯卧位或侧卧位可能压迫腮腺导致唾液分泌增加,同时影响正常吞咽动作。建议家长帮助宝宝调整为仰卧位,选择高度适宜的枕头保持气道通畅。注意避免使用过软寝具以防窒息风险。
疱疹性口炎或鹅口疮等感染会导致唾液分泌异常,常伴有口腔黏膜充血、白色伪膜等症状。需就医确诊后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或开喉剑喷雾剂治疗,同时用生理盐水定时清洁口腔。
胃酸刺激会反射性增加唾液分泌,宝宝可能出现吐奶、呛咳等症状。建议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睡眠时抬高床头30度。若症状持续需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胃肠功能。
婴幼儿唾液分泌中枢及吞咽协调功能需2-3岁才发育成熟,此阶段暂时性流口水属正常现象。家长可引导宝宝白天进行吹泡泡、抿嘴唇等口腔肌肉训练,避免过度擦拭刺激皮肤。
日常需注意保持宝宝口周皮肤干燥,使用纯棉口水巾及时蘸干,避免用力擦拭。观察是否伴随发热、拒食等症状,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减少高糖高盐食物摄入。若流口水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及时至儿科或儿童口腔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