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2型糖尿病正常血糖范围,空腹血糖应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 。
空腹血糖处于3.9~6.1mmol/L这个区间,意味着在禁食8小时后,身体内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状态,这反映了基础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和肝脏对血糖的调节功能良好。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mmol/L,说明进食后身体能够有效地处理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这依赖于胰岛细胞正常分泌胰岛素以及身体各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正常。如果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小于7.0mmol/L,可能处于空腹血糖受损状态;若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则属于糖耐量减低。而当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同时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时,就高度怀疑患有糖尿病。血糖的监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监测血糖,能及时了解血糖波动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主食可选择一些粗杂粮,如燕麦、荞麦、糙米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缓慢,有助于稳定血糖。多吃新鲜的蔬菜,像菠菜、西兰花、芹菜等,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控制糖分高的水果摄入,如西瓜、荔枝等,可在血糖控制平稳时适量食用苹果、梨等。要适量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至少运动150分钟,运动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还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情绪波动和熬夜都可能影响血糖的稳定。定期到医院复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