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宝宝吃嗝食发烧可通过调整喂养姿势、拍嗝排气、物理降温、补充水分、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吃嗝食通常与吞咽空气过多、胃肠功能紊乱、感染等因素有关。
喂养时让宝宝保持头高脚低位,身体呈30-45度倾斜,减少空气吞咽。母乳喂养需确保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奶瓶喂养选择适合月龄的防胀气奶嘴。每次喂奶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避免过快过急。喂奶后竖抱15分钟有助于预防嗝食。
喂奶中途及结束后用空心掌轻拍宝宝背部,从下往上缓慢拍打,持续5-10分钟帮助气体排出。可采用坐位拍嗝法,让宝宝坐在家长腿上,一手扶住下巴,另一手轻拍背部。若拍出嗝后仍有烦躁表现,可重复进行。
体温未超过38.5℃时,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每次1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温在24-26℃,穿着透气棉质衣物。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升高需及时就医。
少量多次喂服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次5-10毫升,间隔30分钟。母乳喂养可增加哺乳频率。观察尿量,每日应排尿6-8次以上。脱水表现为囟门凹陷、口唇干燥、哭时无泪,出现这些症状需立即就诊。
细菌感染引起发热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胃肠功能紊乱可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滴剂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禁止自行服用成人退烧药。
家长需记录宝宝体温变化、进食量、排便情况,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减少豆类、花椰菜等产气食物。若发热超过3天、出现呕吐腹泻、精神萎靡或抽搐,须立即就医。平时注意奶具消毒,喂奶后1小时内不宜剧烈活动,定期进行小儿推拿促进胃肠蠕动。